对许多福州人而言
  惠好药店就是同行业中的永辉超市
  如果有幸就职于此,那更如同获得了铁饭碗
  然而,冥冥之中一切有定数般
  一夜间,惠好全改姓了康佰家
  一个神话就此合上了剧本
  全部惠好医药换牌康佰家
  旧会员积分失效需办新卡
  如果你够细心,可能已经发现了福州不少家惠好四海医药被换成了康佰家的牌子。
  右图为原惠好四海江厝路店
  比如江厝路上的惠好四海医药近期换牌成了康佰家,而且就在一条街的没隔几步,就能看到另一家康佰家在“分庭抗礼”。
  福飞南路店也早在今年1月1日换牌为康佰家,据该店店员介绍,之前的会员卡积分卡也已经不能使用。
  “我们都有用短信通知用户,从去年10月份起也有让顾客把积分对换掉,现在需要办新的康佰家的会员卡才能积分。”店员向记者介绍。
  消费者收到的短信通知
  目前福州市场仍有部分店铺还是惠好四海的牌子,比如茶园新村店,该店店员告诉记者,现在是过渡交接阶段,大概需要到三四月份换牌,但是茶园新村店同样需要换新的会员卡才可以积分,以前的积分也已经失效。
  而近期,也有业内人士传出消息,惠好四海连锁药店均已“卖身”,确定均改名康佰家药房。记者走访了多家惠好四海医药门店,并多方求证,了解到福建所有惠好四海医药确实卖给了康佰家。知情人士也告诉记者,目前惠好四海医药还在处理余货的工作。
  不仅仅是福州,福建多地的市民也都发现了惠好换牌康佰家。
  三明地区的多家惠好四海医药更名为康佰家大药房
  网友提出的疑问
  超三千万亏损!
  福建惠好四海医药被卖
  惠好到底怎么了?
  一查才发现
  原来真的被卖了
  而且还亏了不少钱!
  万嘉集团(00401)发布的公告显示:于2018年8月23日,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惠好(香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卖方,与买方盈海澳投资有限公司订立出售协议,据此,卖方向买方出售目标公司99.80%股权,代价为4900万港元。
  完成后,目标公司将不再为该公司的附属公司,而公司将不再于目标公司拥有任何权益。
  公告显示,该目标公司为福建惠好四海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其主要于中国从事药品零售连锁业务。其于2016年度及2017年度除税后亏损分别为573.2万元人民币及2529.6万元人民币。
  该公司表示,零售业务的财务表现停滞且前景不明朗;及出售事项为该集团偿还其债务的良机,届时将减轻集团的债务负担。
  除了药品零售连锁业务
  主要负责医药物流批发的另一条大腿
  也被大幅度削减注册资本!
  万嘉集团(00401)还发布公告,将福州惠好药业注册资本由人民币9150万元削减至人民币7150万元,并将由香港公司及中国少数股东分别拥有99惠好医药%及1%。
  而福建省福州市惠好药业有限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药品批发及分销业务及血液透析治疗及顾问服务业务。其于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年度除税后亏损为157.8万港元,于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除税后溢利为36.6万港元。
  连年亏损、财务表现停滞、前景不明朗
  17年历史,即将终结
  榕城将再无惠好四海的身影
  一个老品牌就此倒下
  令人不甚唏嘘
  回首看看这个老品牌的过往历史
  会让人有太多感慨.......
  01
  2002年-2004年
  一炮打响
  “价格屠夫”杀入福建医药零售市场
  提到“惠好”,不得不提到它的创办人翁加兴,莆田人,创办惠好时还不到30岁。
  他先是干超市,又出资数千万元收购了江西定南县人民医院,到了2001年春,医药零售放开,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药品零售业此时几乎热得遍地黄金。他开始了医药零售之路。
  翁加兴
  2002年11月,惠好第一家门店———长乐路店开业,15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创下了全省药店面积的纪录。
  而更创下记录的是店里药的价格,一盒“先锋四号胶囊”在这里仅售5.8元,而当时其他同行普遍是每盒8.71元;一盒“999感冒灵冲剂”只卖7.6元,而行业价却为11元……媒体把这一事件称作“最大规模的药价跳水”。
  让对手感到可怕的是翁加兴的平价政策,“比国家最高限价低45%”。仅此一役惠好一炮打响,日最高营业额达到20万元。惠好也因此在业内被称为“价格屠夫”。
  福州长乐路分店销售一条街场景
  此后的22个月间,“惠好”在福建全省扩张迅速,先后在福州、宁德、南平、莆田、三明、龙岩等城市开设了42家门店,每到一地都会引起强烈的“鲇鱼效应”:
  一些小药店纷纷倒闭,一些大药店降价,福州市药品零售价普遍下降了10%—30%,800多家药店大多贴上“平价”、“微利”的标志;而厦门地区的药品零售价在惠好进入后普遍下降了10%—15%。
  02
  2004-2008
  扩建版图
  向多元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2004年惠好集团在福州市上街镇征地64亩,投资1.2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集医药、物流、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工业园区。
  2006年,惠好主导了全省最大一宗民营医药集团并购案,斥资7000万元,收购福建三明医药及其旗下四海医药连锁公司和三真制药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2008 年7月23日惠好医药,福建惠好四海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同年7月9日,福建省福州市惠好药业有限公司设立。12月24日,惠好(香港)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收购福建省福州市惠好有限公司100%股权。
  到2009年,惠好四海医药从一家单体药店,发展到目前门店数量超过200家的大型医药集团公司,相关业务已经延伸到物流批发、制药、医院等相关产业链,员工总数超过3000人。
  03
  2010-2013
  无限风光
  投资莆田 走上国际
  2009年厦门“9.8”投洽会,莆田市人民政府正式与万好集团签订海峡中药材商贸城投资建设协议,由万好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海峡城项目,成为内地首个获批的医疗健康产业城项目。
  而这里的万好国际集团又是谁?嗯,万好国际集团旗下的万嘉集团的零售业务就是以“惠好四海”的品牌名称经营连锁式零售药店。(有点绕,多读几遍!)
  接着在2013年10月万好国际集团旗下医药产业万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顺利挂牌上市。而万嘉集团管理层中,翁氏家族成员的比重颇高。
  此时的“惠好四海”成为了中国100大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中,唯一一家福建省的企业。
  03
  2014-2018
  夕阳落下 17年繁华落幕
  谁能想到,在2014年,福州惠好出现员工遣散潮。而据内部人员透露,是因为投资失败才造成惠好的倒下。“当年的惠好可是相当于铁饭碗,现在真是可惜了......”
  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十几年间,福建的医药零售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平价药店”失去了优势。
  厦门好又惠连锁药店总经理沈燕元认为,惠好首倡“平价药店”理念,是因为当时医药零售还受到诸多条框限制,药价居高不下。
  但从2005年起,医药体制逐步放开,价格差异越来越不明显。这时,社区店多起来,大卖场越来越聚集不起人气,高成本自然而然成了包袱。
  另一方面,新的选手强势占据市场。
  十几年一轮轮的大浪淘沙,到了2017年,在全国药品零售市场中,福建本土连锁能排得上名号的不外乎发家于龙岩的新紫金、以厦门为大本营的鹭燕以及从福州辐射全省的惠好四海、宜又佳等几家。
  2017年4月份,暂停了6年的福州医保审批重新开放,随着政策的变化,不少企业开始加重其在福州布局的力度,龙头再聚狼烟四起。
  也是在这一年,福州药企新紫金的门店已经成为全省第一,但当时其在泉州、龙岩的门店数最多,新紫金后来也改名为现在的康佰家,今年开始,康佰家强势入局福州乃至全福建,而惠好四海,则在今年正式落幕。
  十七年,浪淘沙
  惠好的落幕,康佰家的洗牌
  商场如战场 风云诡谲
  但一个时代的落幕
  也许是一个新时代的崛起
  市场竞争之下,强者才能生存
  最后再道一声:再见,惠好
  海峡网新媒体部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记者:张文琦
  部分综合智通财经网 、药品价格315网、泉州晚报、海峡都市报等




